吊水法:用秤和水测物体体积

最近更新于 2025-05-16 17:05

file
用杯子装上一些水,足够淹没要测量体积的物体,但是放入物体后水也不能溢出。称出杯子和水的质量,用绳子吊着要测量体积的物体,保证物体可以浸入水中,秤显示增加的质量,按水的密度换算成体积就是要测量物体的体积。

原理用初中物理(学过浮力)就能理解,一个物体浸泡在水中,同时又是绳子吊着,那么这个物体受三个力:2个向上的力(绳子的拉力和水提供的浮力),1个向下的重力。

水给物体提供一个向上的浮力,就会有一个和浮力等大的向下的反作用力施加在水上,水是由杯子支撑的,杯子是由秤支撑的,最终这个力会压到秤上。秤的读数会增加,增加的读数就是为了提供浮力,物体排开的水的质量。

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等于=水的密度×重力加速度×物体排开水的体积,物体被淹没的情况下,排开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。则知道增加的质量,即代表知道排开水的质量,水的密度是已知的,则可以算出排开水的体积,这个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。

这种方法就有一个局限,要求物体密度大于水,物体必须能被完全浸没。


水的密度在3.98℃时最大,为10^3kg/m^3,温度高于3.98℃时,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,在0~3.98℃时,水不服从热胀冷缩的规律,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,水在0℃时,密度为0.99987×10^3 kg/m^3
现实虽然没有纯水,但是含有的杂质对密度影响不大,温度对水的密度影响也不大,至少对于日常只需要估算物体体积的时候,这点差异没多大影响,一般就按照1g/cm^3(1g/mL)计算。

吊水法:用秤和水测物体体积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