闲谈收入和经济增长

最近更新于 2024-08-11 09:31

从我自身的角度来考虑说,我现在是无收入人员,虽然之前在学校搞过校园卡推销、以及路由器的售卖有一点点存款,但是平时花钱都会精打细算,能不用就不用。细想一下就是,虽然有钱存着,但是没有持续的收入了,只是花钱那总有一天会用完的,哪还有心思去刻意多消费。站在国家的角度,确实消费能增长经济,但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,没有赚钱或者赚的太少,哪里有多的钱去消费啊。

扩大到大多数普通人的角度就是,没有收入或者收入很少,有一点存款,但是家里可能要供给孩子读书,要还房贷,这些基本都是定期要付出的。如果能做到收入和支出保持平衡,且收入还有余较多的话,我想没人不想享受一下生活,多花钱消费。但现实是大多数人收入不高,或者就是干工地的泥水匠单看收入似乎很高,但是不保证稳定啊,那是做才有不做就没有,现在房子很多都卖不出去,之前建得太多,现在建房都放缓了,很多干工地的都不一定能找到活做。收入不稳定或者不多,怎么敢大胆花钱,普通人的存款再多,但是也经不住花的,也保不准哪天大病一场,又是大把大把地花钱,肯定得留有余款,不可能平时就把存款用完,出意外情况应急的钱都没有。所以来说,“刺激消费”感觉不如增长收入,只管喊积极消费,很像是治标不治本,把存款拿出来花掉,那应急的时候,需要花钱的时候有没有人来积极援助。部分专家是理解不到这个角度的,在他们的位置上,基本都已经不需要忧虑收入的问题了,可能已经完全忽略的程度了,都没想过普通人和他们是不一样的,潜意识已经默认普通人收入足够好了。

突然意识到我前面考虑的情况都算好的了,这是有存款的情况下,更多的年轻人甚至可能没有存款,每个月的工资还房贷之后就所剩无几,吃穿住行花下来约等于无余款。前段时间看过一个情况,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,但是我比较相信的,一对夫妻以前的收入加起来每月都有一万多,每个月还房贷几千,还是比较充裕的,结果疫情裁员没工作了,但是房贷还得继续还,这时候就出问题了,钱还不上,房子也给查封了。他们以前的收入也算是比较高的了,现实很多人都是达不到的,当然他们是在一线城市,是收入高物价也高的情况。在我的角度上了解的情况,我学的专业是材料和机械的交叉学科,以前属于机械的,现在划分到材料,毕业的工作对应的是制造业,主要是车辆生产,我们班签的工作较高的大概也就七千多点,少的四五千,这是重庆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。我有个高中同学在重庆文理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,她分享的同学去实习的情况,可以看下图。
file
file

怎么说呢,感觉在国内的大学生都很廉价,上面那个薪资水平在重庆感觉甚至不如去做超市的销售员,物价可能还更低,生活支出还少些。像在国外一些国家体力劳动的工资都挺高的,在德国体力劳动的工资甚至接近脑力劳动的,而且还是国内的平均的十几倍薪资,但是人家是发达国家,我们有我们的国情。换一个角度来看,在国家的角度,人口多,人力资源就低,那么国外资本就更愿意来中国建厂,可以花更少的成本,但是于个人而言那就是工资少。在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,大学扩招,大学生也普及了,也就是变廉价了。说实在的挺羡慕那些体力劳动工资也高的,也就是不需要去拼命读书,干体力也好,脑力也好,不管选哪一条路都能过好,各司其职,能做自己喜欢的事。但还是那句话,各有各的国情,我们人口多,要达到那个程度挺难的。

回到主题,要提振经济,我是认为应该先解决就业的问题,说实在的现在我们计算就业率的标准感觉很低,完全和日常所想的就业不同,真按想的就业来计算就业率我觉得可以轻松翻倍了。今年官方公布的青年失业率就有二十几了,后面有个北大教授说ta计算出来是四十几,这是挺严重的。疫情冲击之后,好多企业都倒闭了,还有些裁员都不少。
file

如果连工作都没有,那怎么有信心去消费啊,所以就业是一方面。然后就是提高薪资,收入不多还有负债,也不可能愿意消费啊,这个感觉是有困难还有冲突,如果提高薪资,那么就不廉价了,国外资本就更不愿意到国内建厂了。另外就是做更好的社会福利保障,减少后顾之忧才能更加愿意花钱消费。说到这里感觉问题挺多的啊,但是到最后感觉都是不好解决的方向,还是矛盾的,真的是提问题容易,但是想解决办法却是很难,就当我瞎说了一通吧。

闲谈收入和经济增长
Scroll to top